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17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铁基超导材料作为一类新的高温超导材料,其超导产生的原因一直备受关注,超导电子配对的机制一直是铁基超导研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目前有一个争论的焦点是,该类超导体是否仍然可以用BCS理论的延时电子和玻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描述。我们通过扫描隧道谱仪,对两个不同铁基超导体系的样品进行了测量,发现除了超导特征的谱形之外,还有另一个特征峰,即玻色模,在两个样品中波色模的特征能量与中子自旋共振得到的能量数值相同,与超导临界温度之间呈现一个线性关系Ω/kBTc≈4.3±0.5。玻色模的特征峰与超导电性密切相关,并随着超导特征的减弱而减弱。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铁基超导的非常规超导电性。  相似文献   
62.
磁铁矿增强土壤吸附典型雌激素的热力学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掺杂0.5%,5%,15%和30%磁铁矿的土壤吸附雌激素(雌酮(E1)、 雌二醇(E2)、 雌三醇(E3)、 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
(BPA))的热力学规律, 探讨磁铁矿存在条件下雌激素在水和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通过对比吸附前后磁铁矿土壤的红外光谱分析其吸附机理, 并利用红外光谱对雌激素的增强吸附机理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 雌激素吸附的热力学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式, 雌激素吸附是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壤对雌激素的吸附能力随磁铁矿掺杂比例的升高而增强; 掺杂0.5%磁铁矿的土壤对E2和BPA的去除率显著提高; 掺杂磁铁矿的土壤对E2具有显著的吸持效果; 在吸附过程中掺杂磁铁矿的土壤和雌激素之间, 以及雌激素相互之间的氢键作用是雌激素增强吸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
使用直流电激发4种工作气体(Ar, Ar/O2, Ar/O2/N2和He/O2)来产生等离子体, 分别处理热凝树脂样本1, 2, 4, 6, 8, 10分钟, 每组9个样本。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处理前后各样本的接触角; 利用发射光谱(OES)对等离子体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其表面的元素价键改变。经过Ar, Ar/O2, Ar/O2/N2和He/O2等离子体处理后, 热凝树脂表面的润湿性均显著增加, 处理 1 分钟时, 样本表面的接触角与原始值相比, 显著减小(p<0.001), 随着时间的延长, 减小趋势变缓。OES结果显示等离子体的活性成分中包含有大量的?OH; XPS分析表明: 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 热凝树脂表面的C元素与O元素的比例减小, 有新的亲水性基团C?OH产生。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热凝树脂表面后, 产生新的亲水性基团C?OH, 从而增加表面亲水性。研究结果提示低温等离子体可能为临床上处理义齿基托树脂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
Calcination and acid leaching of coal kaolin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preparation method of calcined kaolin. 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DTA)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demonstrated that 900℃ was the suitable temperature for the calcination. Leaching tests showed that hydrochloric acid was more effective for iron dissolution from raw coal kaolin (RCK), whereas oxalic acid was more effective on iron dissolution from calcined coal kaolin (CCK). The iron dissolution from CCK was 28.78wt%, which is far less effective than the 54.86wt% of RCK under their respective optimal conditions. Through analysis by using M?ssbauer spectroscopy, it is detected that nearly all of the structural ferrous ions in RCK were removed by hydrochloric acid. However, iron sites in CCK changed slightly by oxalic acid leaching because nearly all ferrous ions were transformed into ferric species after firing at 900℃.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move the structural ferric ions and ferric oxides evolved from the structural ferrous ions. Thus, iron removal by acids should be conducted prior to calcination.  相似文献   
65.
在线近红外光谱(NIR)快速测定烟草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测定卷烟生产在线烟草样本化学成分作了研究,建立了烟草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氯、总氮五项化学成分的校正模型。从各化学成分的模型来看,决定系数很高,模型相关性好。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连续流动分析结果间无显著差异。模型可以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66.
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中药白芍水萃取液在紫外光激励下的吸收光谱及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白芍水萃取液在275 nm处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发现其最大吸光度与白芍水萃取液的体积分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为检测白芍有效成分含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应用共振光散射光谱(RLS)、荧光光谱,并结合红外光谱,探讨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聚乳酸(PLA)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MC和PLA可以通过相互作用的氢键而形成稳定的分子间复合物(IPCs)。基于RLS技术详细讨论了CMC与PLA的质量比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别地,通过分析体系RLS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直观考察了CMC与PLC在溶液中相互作用过程。同时,基于RLS数据,利用自建模型计算了CMC与PLA之间的平均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68.
先采用灰化法消解新疆地区汉晋时期古尸人发样品,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对古尸人发中的Zn,Ca,Cu,Mg,Fe和Mn等元素进行测定,并考察了不同酸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及共存元素间的相互干扰.结果表明:ICP-AES法可以一次溶样,多元素同时测定,回收率为87.0%~106.4%,相对标准偏差为0.5%~3.3%.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古代头发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9.
利用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体系中红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红霉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类型主要为静态猝灭.在不同温度下求得了红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发现随反应温度上升K值下降.由热力学参数确定了红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主要为范德华力.又根据Frster理论,测得了红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能量转移效率,相互结合距离和结合位点.进一步证明了该反应是单一静态猝灭过程,阐述了其猝灭机理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相似文献   
70.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Cu–Fe alloys with the atomic compositions of Al_(65)Cu_(20)Fe_(15),Al_(78)Cu_7Fe_(15)and Al_(80)Cu_5Fe_(14)Si_1have been studied.The alloys were produced by induction melting of pure elements with copper mold casting.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lloys was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formation of quasicrystalline phases in the Al–Cu–Fe alloys was confirmed.The presence of intermetallic phases was observed in the alloys after crystallization in a form of ingots and plates.The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3.5%NaCl solution.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alloys was determin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The post corrosion surface of the samples was checked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quipped with the energydispersive X-ray detector.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Al_(65)Cu_(20)Fe_(15)alloy had the highest corrosion resistance.The improved corrosion resistance parameters were noted for the plate samples rather than those in the as-cast state.And the hardness of the Al_(65)Cu_(20)Fe_(15)allo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alloy s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